如果说文明是生长在宇宙中的大树,历史便是文明衍生出的绿叶繁花。而拓片,作为一种记录史料的工具和方法,则是树叶投射而下的影子。
拓片是“用经湿润的宣纸紧复在碑碣或金石文物上,另以柔软而略有弹性并蘸有墨汁的工具在宣纸上多次打拓,使文物表面凹凸的文字或图形显现在宣纸上,干后揭下的宣纸”。作为最早出现的一种“复印件”,拓片是中国书画史上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。拓片对象包罗万象,如碑刻墓志、摩崖石刻、宗教造像、甲骨、青铜、钱币、砖瓦、陶瓷、玉石等各类器物。在历代文人的追捧和收藏之下,我国的拓片艺术发展出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分类。按颜色来分,有“墨拓”、“朱拓”;按墨色浓淡来分,有“乌金拓”、“蝉羽拓”;由于青铜器与碑刻不同的表现需求,又有“全型拓”这种仿若将器物整个封入纸张的神奇形式。
以汉画像砖石为母本的拓片是拓片类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汉画像砖石,作为一种“为死者所作”的艺术形式,在古人“事死如事生”的思想下,其刻画内容从主人生前生活相关画面,到想象中人死后升仙的“天上”景象,再到当时有口皆碑的历史人物故事,题材丰富多彩,主题鲜明各异,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在“至圣先师”孔子去世五百年后,汉代人在墓葬、祠堂、墓阙等祭祀类建筑上刻画了很多孔子题材的画像,主要有孔子见老子,孔子师项橐,孔门弟子等,形象刻画出汉代社会对于孔子的认识和评价。而这些刻画了孔子故事的画像石,其数量尤以孔孟之乡山东为甚。
而作为陪葬明器的汉代陶俑,相对于精准写实、严肃深沉的秦俑而言,其对人物气质神态的表现极为生动可爱,气质更为奔放豪迈。
值此图书馆VIP建校六十五周年、校博物馆建馆二十周年之际,图书馆VIP博物馆与山东临沂市博物馆、山东临沂沂南县北寨汉墓博物馆合作,共同举办《孔子见老子—孔子的时代汉画拓片展暨何人先生捐赠汉代陶俑展》。现场展出的30件“孔子的时代”汉画像拓片,与何人先生捐赠的45件汉代陶俑一起,为大家展现出汉代历史的一角影子。